当前位置
首页
> 食安山东在行动 > 品牌创建
淄博市大力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18-05-15发布单位:食品安全协调督查处 阅读次数:

  淄博市启动“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创建、示范引领和产业提升行动,培育推出了一大批放心品牌和示范单位,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食品安全示范群体。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淄博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近年来坚持将“食安山东”建设和“双安双创”作为主要抓手,通过建机制、夯基础、强监管、抓共创,扎实有效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6年我市被省食安委确定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以来,连续三年将创建目标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列为市委、市政府“十个新突破”、“十个率先突破”重点内容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综治暨平安建设考评体系,实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指示批示、对品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实施督导检查。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淄博市贯彻实施“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方案》和《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1735号文件深入做好“食安山东”品牌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为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成立了贯彻实施“食安山东”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协调、调度、督查“食安山东”建设工作。为督促工作落实,实行“六个一”(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宣传、一月一会诊)督查机制,每月对各区县进行考核排名。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政府列支40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对知名品牌农产品进行奖补。对获得市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每个奖励10万元,知名企业农产品品牌每个奖励5万元,充分调动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同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活动,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区县、乡镇、基地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给予资金奖励。临淄区对省、市、区级标准化基地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获得“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的分别给予1-5万元的奖励,其他区县也出台了扶持政策。2016年以来,市、区县两级财政投入1.3亿支持省级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基层基础,提升监管能力。市、区县财政投入7200余万元,新建改造放心食堂项目178个,为186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改善加工用餐条件,惠及10万师生。

  三是持续打造品牌方阵。一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沂源红”苹果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牌,山东黑牛是国内肉牛种质最优良的新品种,得益乳业连续七年获得全国液态奶用户满意度第一名。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达30多个,沂源苹果、池上桔梗、高青大米、博山猕猴桃、张庄香椿、淄博池梨等迅速崛起、越来越响,成为淄博农业对外宣传推介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二是培育壮大食安品牌。重点培育、持续创建食品生产经营示范单位,截止目前,全市已创建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6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193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街(区)217家。

  四是加大监管保障力度。一是强化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活动,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食用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地认定比率达到79%、规模养殖场无公害认定比率达到76%。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高毒高风险农药统一经营储备管理制度,87家兽药经营企业纳入兽药追溯系统管理,建立市级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59个蔬菜基地、8个水产品养殖基地实现“二维码”可追溯管理,建成5700多亩“放心韭菜”电子地图,全面实施了韭菜“双证制”管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建立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和可追溯为核心内容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构建起严密高效的全程监管制度。二是注重过程严管。在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一票通追溯、实施质量安全授权人、关键控制环节警示、行政约谈等制度,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突出风险管理,实现靶向性监管。开展了食用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制订了《淄博市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手册》,实施“四个一”建设(完善一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一个快检室、配备一块信息公示屏、建立一本经营业户动态档案),有效督促31家市场开办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在20个大中型商场超市开展放心肉菜公开评价工作,结果向社会公示,引发热烈反响。在192家定点屠宰场、超市、市场实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系统,实现电子化追溯,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实施量化分级提档升级、“明厨亮灶”建设、餐饮安全示范带动和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提升四项工程,在699家餐饮单位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实行远程监控。学校食堂量化分级公示率达到100%B级以上学校食堂达到100%,积极推广食品加工用具和设备“色标管理”模式。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学生校外托管场所安全管理的意见》,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全市6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整合规范为17家,实现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三是推进无害处理。健全餐厨废弃物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体系,颁布实施《淄博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将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处置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完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建设处理中心1处,配备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车23辆,日均处置量达126吨,累计处置餐厨废弃物2.2万吨,覆盖全市的集中收运体系稳定运行。市政府出台《淄博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补助范围由生猪扩展到鸡、鸭、牛、羊等畜禽品种。投资2100万元,建设1处年处理能力6000吨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配置无害化处理设施61处,建立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等激励约束机制,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18万余头(只)。

  五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工作机制,以“利剑”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生猪屠宰“扫雷”行动、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农业投入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肉制品、网络订餐、食用盐、保健食品等。主导发起建立省会城市群食品药品稽查执法联动协作区,涵盖7市52个县(市、区),严惩跨地区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执法效能。

  六是着力推进产业提升。一是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全市建成国家级、市级蔬菜标准园19处、76处,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1家,市级以上畜牧、水产养殖示范场57家,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31.6万亩。全市“三品一标”有效期内认证301个,产地认定面积218.53万亩,占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79.3%。二是强化品牌建设。市政府印发了《淄博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淄政字〔201686号),以“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为主题,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打造淄博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三是加快提升市场规划建设水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城区标准化市场规划建设水平的意见》和《淄博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投资16亿元新建21处、改造提升35处农贸市场,划出各类疏导点58处、早夜市43处、便民点3900余处,疏导2.2万余户“三小”退路进店、进场规范经营。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全员开展“在一线助规范”行动,落实“六项规范”标准,实施提档升级,规范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14000余家。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3处、示范点36个,引导小作坊集中规范经营。

  七是加强宣传推介。经公开征集,确定淄博农产品品牌广告语为“齐民要术·上乘农品”,整体形象为“hello·品淄博”。对内塑造食安风尚,对外讲好淄博故事,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远方的家》等名牌栏目播出《从农田到餐桌走进沂源》、《博山寻趣之旅》等电视专题片,提升了“食安淄博”的美誉度。山东省电视台播出沂源苹果、周村烧饼专题片,市农业局与淄博报业传媒集团、淄博广播电视台签署了农产品品牌宣传战略合作协议,集中打造淄博品牌农产品专题栏目,挖掘农产品品牌背后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故事,有效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沂源县举办了六届沂源红苹果艺术节、博山区举办了五届猕猴桃采摘节,淄川区打造“天然富硒”,高青县“五彩农业”,都展示了我市上乘农产品的特色和文化,树立了崭新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发掘博山和周村饮食文化的品牌价值,举办“2016中国(淄博)饭店业创新发展论坛”和“淄博味道·鲁菜起源”等活动,加大餐饮品牌推介力度,积极引导餐饮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名城和食品安全城市建设。